“也没几家公司能给这么多钱吧?”
这是大部分创业者谈到华为给8个应届生开出90万-200万年薪时的第一反应。
但仔细研究了这些应届生的简历之后,大部分人还是表示了理解。这些博士的研究方向都是华为急需攻坚的方向,华为高薪吸引人才的方式,就好比一家投资机构拿钱投资8名博士的创业团队。同时,这些千里挑一的博士之后压力会更大,因为大家都盯着他们的200万年薪,他们必须创造出同等甚至更高的价值,才对得起这个价格。
当然,华为一直就是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,根据华为提供的数据,公司拥有包括700多个数学家、800多个物理学家、120多个化学家,还有15000人在从事基础研究,以及6万多产品研发人员。
华为对人才的重视也释放出了一个积极的信号——读书有用。本期小酒馆,燃财经采访了6位创始人,回顾自己当年刚入行的工资,他们充满感慨和唏嘘。现在作为老板的他们,也许不一定能开出像华为那么高的薪水,但对于那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,他们有过来人的建议赠送:与其不断跳槽来抬高自己的薪水,不如踏踏实实干活,跟谁干比干什么更重要,成长比薪资更重要。
2009年大学毕业,我就进了通用电气(GE)工作。在国内,这家公司的名气可能不如BAT,但它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提供技术和服务业务的跨国公司,创始人是托马斯·爱迪生。
刚入职我做的是最初级的客户服务岗位,第一笔工资只有4000元,唯一的额外福利是13薪。但那时工作本身也比较轻松,正常朝九晚五,不像现在996。
打了两年基础后,我主动申请转岗到业务部门,传说中的魔鬼部门,因为有末位淘汰。为了活下来,每个人都得拼命奔跑。刚转岗那年,我接下了一个大家都不太愿意做的工业环保产品,从此开始了空中飞人生活,每周出差两趟、坐四次飞机,一年下来飞成了东航的金卡会员。
靠着这种拼劲儿,我的业绩一直都不错,工资逐年提升,平均年涨幅在30%左右。2017年离开GE去创业的时候,我的税前年收入已经超过80万,打工那几年加起来的收入也超过了200万。不过,和大多数在北上广深打拼的人一样,我人生的第一个200万还是靠买房赚到的。
发表评论